初次到东营,穿行于广阔的黄河三角洲,总惊讶于道路两旁无边无际的苇田。高的、矮的、粗的、细的、自然生长的、人工种植的,各式各样,姿态万千,森森然像此起彼伏的长墙护卫在道路两旁。此后到保护区内的多次考察使我对芦苇的认识更加深刻。
芦苇,拉丁学名为Phragmites australis,属禾本科,芦苇属,多年生,为世界广布种。芦苇喜水,多分布于潜水或低湿地,又兼耐盐碱,常见于沙荒盐碱地。
由于黄河三角洲地下水位高,沟渠众多,池塘、沼泽、水坑、洼地星罗棋布,又临近大海,使得这里的芦苇生长环境多样、形态各异。
这里最常见的芦苇多生长于淡水沼泽,由于水的盐分相对较低,且水源充足,环境条件十分适合芦苇。这种条件下,芦苇长势良好,高度多在2m以上,且植株均匀,叶片细长,竿直叶嫩。由于芦苇的繁殖主要靠根状茎,其扩张多由点、线成面,地下错综交织,使其他植物无生存之地。在长势良好的芦苇荡中,很少见到其他种的植物。
人工种植、管理的芦苇地亦多属于淡水沼泽,一般被构建为方形苇田,或大或小。这种情况下的芦苇长势良好,其中偶有其他植物,如:柽柳、苦苣菜、鹅绒藤等。通常,人工种植的芦苇与自然状态下的芦苇几无无异,但有些区域芦苇密度过大,就会造成芦苇形态变得极为“苗条”,看似弱不禁风。
在靠近海边潮滩或潮沟的地方,土壤水分大,营养匮乏,水中的盐分极高(甚至接近海水),自然条件恶劣,除却芦苇、碱蓬和柽柳之外,几乎再难以找到其他植物。这种条件下的芦苇,其形态已有所变化,以与环境相适应。通常它们植株低矮(1m左右)、茎秆粗壮、叶片泛黄、分布稀疏,或成片生长于一起,或呈斑块状分布于潮滩或碱蓬丛中,或散布于荒野,已难感受到它们作为植物群落的“建群种”的气势。
在一些高地或者土岗上,还可以看到旱地芦苇。这种条件下,它们长势不均,形态层次不齐,靠近水源的芦苇长势较好。在这里,虽然它们仍然是最常见的物种,但已不是植物群落中唯一的“优势种”,而是与其他植物共同搭建了生机勃勃的群落栖息地。
此外,在黄河三角洲的路边、草地、灌丛、抑或是村落,还可以见到芦竹、白茅、荻等芦苇的“近亲”,它们形态与芦苇相似,却又截然不同。各种各样的植物,就近查看,差异挺大,远而望之,则泯然于茫茫“苇海”中。
仍不时的想起初次徜徉于黄河三角洲的景象: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,虫鸣鱼跃,鸟语花香,晚风吹来,余晖满天,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